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92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专业性刊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天津市卫生局主办,系中华预防医学季刊杂志。主要报道内容为:探索医学模式发展的理论、途径、方法及其规律,研究医学模式发展与深层次卫生改革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恶性肿瘤、冠心痛、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因研究,危险因素干预等。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6194
- 国内刊号:12-119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干预效果评价
倪文庆;白雅敏;刘敏;袁雪丽;张雪姣;徐健
关键词:慢性病高风险人群, 缺血性心血管病10年发病风险, 干预性研究
摘要:目的 评价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10年发病风险干预效果,为后续深入开展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10-11月从深圳市福田区115个社区中通过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个,从中筛查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1 923名.根据社区来源不同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提供以健康生活方式指导为主的健康管理,对照组不主动采取任何形式的干预活动,进行为期2年的干预和随访.共得到1 563名(干预组1 002名、对照组561名)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均计算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和x2检验,采用倍差法评价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干预效果.结果 男性干预组、男性对照组、女性干预组和女性对照组干预前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分别为3.54%±3.05%、4.02%±3.56%、2.30%±2.27%和3.05%±2.71%,中位数(P25,P75)分别为2.90%(1.50%,3.90%)、2.90%(1.50%,5.40%)、2.10%(0.50%,3.90%)、2.90%(0.50%,3.90%);干预后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分别为3.61%±3.28%、5.07%±5.13%、2.75%±2.92%和4.21%±3.93%,中位数(P25,P75)分别为2.90%(1.50%,5.40%)、3.90%(1.50%,7.30%)、2.10%(0.30%,3.90%)和2.90%(1.50%,5.40%).调整混杂因素后,男性或女性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干预效果倍差法模型中,βE分别为-0.973和-0.71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干预使男性或女性干预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分别下降0.973%和0.714%.干预后,男性干预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高危个体所占比例由2.23%变为3.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对照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高危个体所占比例由3.72%上升至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干预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中危个体所占比例由8.01%上升至10.03%,高危个体所占比例由0.67%上升至1.67%;女性对照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中危个体所占比例由11.92%上升至28.53%,高危个体所占比例由2.19%上升至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干预组相应指标上升幅度低于女性对照组.结论 对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开展针对性干预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ICVD 10年发病风险绝对危险,为探索慢性病高风险人群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