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92年,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控制的专业性刊物,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天津市卫生局主办,系中华预防医学季刊杂志。主要报道内容为:探索医学模式发展的理论、途径、方法及其规律,研究医学模式发展与深层次卫生改革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恶性肿瘤、冠心痛、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因研究,危险因素干预等。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6194
- 国内刊号:12-119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科技核心(2018自然科学)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维普收录(中)
社区管理对农村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效果的影响
张凤艳;冯天元;徐建;孙红疆;黄成林;倪国贞;马赟聪
关键词:心房颤动, 社区管理, 抗凝治疗
摘要:目的 评价社区管理模式对提高农村社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依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探索房颤患者的社区管理有效模式.方法 于2014年6-10月在杭州市余杭区随机选择2个农村社区,随机分为社区管理组与对照组,共入选房颤患者412例,社区管理组204例,对照组208例.社区管理组采用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的社区医生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延用既往就诊时医生制定的诊疗措施及随访模式.随访期2年,比较两组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依从性和安全性.31名社区医生在研究实施前和研究实施后半年,以试题答卷的形式共进行2次社区医生房颤综合防治知识水平测试,记录社区医生测试分数.采用SPSS18.0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干预前,社区管理组与对照组的抗凝治疗率分别为4.90%和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的抗凝治疗率(27.45%)较干预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抗凝治疗率(5.29%)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的抗凝治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定期监测率(94.64%)和INR达标率(98.21%)均优于对照组(45.45%和36.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管理组的出血率(8.93%)低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社区管理组和对照组的医生测试分数[(66.56±2.48)、(65.47±1.66)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社区管理组和对照组的社区医生测试分数[(94.25±1.70)、(74.47±2.18)分]均较干预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社区管理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的社区医生管理模式可提高农村社区房颤患者抗凝药物治疗率、INR达标率、药物治疗依从性,减少出血并发症,提高社区医生房颤防治水平.
友情链接